戴奧辛(以最具毒性之2,3,7,8,-TCDD為例)
乃一無色針狀結晶物,在平常狀態下非常穩定,在熱、酸、鹼中亦是非常穩定,但暴露在異辛烷及紫外光時會改變其化學性質。僅少數微生物對其有分解能力,在水中不會水解或與單氧或超氧自由基反應。戴奧辛生物濃縮性高,因其親脂性很容易透過肉、乳類食物鏈轉移而累積於人體。
戴奧辛對人類毒性最常見症狀為氯痤瘡,損害肝臟與免疫系統、影響酵素運作功能、消化不良及肌肉、關節疼痛、孕婦易致流產與產下畸型兒、男性荷爾蒙減少現象、色素沈著、多毛症、增加皮膚脆弱性、出疹、出水泡、視力受損及膽硬脂血症。
例如1970年代美國愛河事件(Love Canal),在紐約州尼加拉瀑布區一處廢棄化學品傾置場發現廢棄的橘劑內含戴奧辛物質,造成當地居民流產及產生畸型案例增加。1999年5月間比利時家禽、家畜及蛋類等乳製食品,因飼料受戴奧辛污染,造成相關畜產品污染及全球注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