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灣是充滿生命力的島嶼,各式各樣的生物在這裡生存。
臺灣是個高山島,有很熱的地方,也有很冷的地方。因此,有很多生物能棲息在這裡。
臺灣位在熱帶與溫帶的交界、位在大陸與大洋之間。因此,有許多生物會在這裡相遇。
鳥類是一群存在感十足的角落生物。就算你對小鳥沒興趣,也很難完全無視牠們的存在。無論是小鳥振翅高飛的身影,還是引吭高歌的鳴唱聲,各式各樣小鳥隨時都在提醒人類:「我們也在這裡生存,我們共享同樣的自然環境。」
目前台灣已記錄674種小鳥,其中有四 分之三是候鳥!北海岸,正好是各路候鳥的迎賓大門口,無論是來台灣過冬或短暫休息,都需要仰賴北海岸的自然環境。不僅如此,台灣北部的海岸與海洋,是許多濱海鳥類與海鳥的重要棲地。海岸有黑鳶和遊隼活動,近海有燕鷗和鰹鳥覓食。要探訪遠在外海的海鳥,也要從北海岸出發前往北方三島,隨時有辮足鷸和海燕飛過海面,也可能會遇到迎面而來的信天翁。北海岸多樣豐富的鳥類,正是自然環境美好的見證。
【特展資訊 Exhibition Information】
◆展出日期:111/1/21-111/11/20 (每週一休館,寒暑假及國定連續假日除外)
◆展出地點:海科館主題館3F第二特展廳
◆主辦單位: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
◆協辦單位:社團法人基隆市野鳥學會
◆Exhibition Period: Jan 21,2022-Nov 20,2022
◆Location: Main Exhibition Building Floor 3, 2nd Special Exhibition Gallery
【特展內容 Exhibition content】
「海有個鳥地方-北部濱海鳥類」特展以北部濱海鳥類為主軸,展項區規劃「生物風采之島」、「形形色色的鳥類」、「臺灣鳥類的組成」、「生態島」、「鳥類危機」及「生態藝術家」等單元,並在展期中規劃一系列活動與提供好禮,供民眾參觀與闖關抽獎
展覽中共展出300件珍稀標本,其中保存最久的鳥類標本已有40年,除了可以一睹多種臺灣鳥類標本以外,本次亦邀請多位藝術家共同展出,如臺灣鳥雕巨匠李宜融大師展出19件作品,野鳥紙雕大師王楨文10件作品,以及生態紙藝大師洪新富老師提供多件可互動觸摸的紙雕鳥。
特展中也有多部難得的影片可供民眾欣賞,如協辦單位基隆市野鳥學會特別剪輯的遊隼的紀錄短片,以及在展場中打造了讓觀眾猶如親臨駕船感覺並置身船內欣賞北方三島的影片,此外,也可在展場內觀賞到鳥類生態導演梁皆得的「老鷹想飛」短片,透過實景拍攝呈現鳥類生動的一面。
配合特展開幕與提供民眾多方體驗,海科館更全新企劃Web闖關遊戲及360度線上特展,參觀民眾只要完成6大關卡闖關者,即可獲得特展限定電子圖框一個,並可參與每月闖關抽獎活動,有機會得到特展限定周邊好禮。
資料來源: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 更多詳細資料請至網站確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