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南市政府環境保護局 - 環境教育資訊網
環境教育新聞:::
* 2023/03/04  臺南-官田水雉園區缺水 園方趁機捕撈泰國鱧為水雉除害
分享到 分享到FaceBook 分享到Plurk 分享到Twitter 列印此公告

〔記者楊金城/台南報導〕

南部乾旱,台南官田水雉教育園區重現2021年的缺水危機,目前有5個水雉棲地的生態池乾涸,其它則處於低水位,園區趁機除害,捕撈泰國鱧、土虱,但也憂心乾旱若持續,將造成水雉棲地減少,影響繁殖。

官田水雉園區2007年成立,面積15公頃,復育水雉的水域生態池就超過一半面積,主要復育水池有11個,種植菱角、印度莕菜、芡實營造水雉棲地。

南部水情嚴峻,去年入冬後就少雨,水雉園區主任李文珍今天(4日)說,園區水源主要來自嘉南大圳麻豆支線、瓦磘埤和一口水井,生態池自去年11月來就逐漸乾涸,今年嘉南一期作因缺水停灌休耕,水圳未放水,只靠水井不夠,地下水質也不適合浮葉植物生長。

水雉園區為迎接5月起的水雉繁殖季,目前進行清池整理棲地,李文珍說,幸好最近水圳放水供灌雜糧,園區趕緊引水,能補充多少水源就多少,水位低的、乾涸的水池則趁機捕撈會吃掉水雉蛋、雛鳥的泰國鱧、土虱,並清除巴拉草、荷花、白花水龍為水雉除害。

台南野鳥學會、水雉園區去年12月進行台南冬季水雉調查,顯示全市有2603隻水雉,較前年增加351隻,主要棲地官田區的水雉仍佔8成以上,其中官田水雉園區目前約有50隻。

李文珍說,2021年一期作缺水休耕,園區觀察記錄對水雉繁殖的衝擊,今年一期作官田水稻田多數再次休耕,菱角田面積受未來水情影響,憂心乾旱持續,將造成水雉棲地減少,影響繁殖。

資料來源:自由時報

▲TOP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