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蔡宗憲/屏東報導〕

俗稱「阿朗壹古道」的旭海觀音鼻自然保留區,近日牡丹鄉公所整修道路及邊坡,除了舖設水泥道路,也在路旁築起75公分高的圍牆,學者及環保團體怒批阻斷道路兩側,粗暴工程恐讓陸蟹無法渡海釋卵,牡丹鄉公所則解釋,入口處非生態敏感區,施工部分會復育原生植物降低影響。
「生殖遷徙的陸蟹路徑被直接阻斷!」權威陸蟹學者李政璋說,工程區域雖在保留區的界外,但根據他在阿郎壹古道的陸蟹調查,工程位置是重要陸蟹熱點,該地陸蟹種類與數量可能高於古道內的保留區,粗暴的「長城」將造成體力較好的陸蟹有機會翻越圍牆到達海側釋放幼體,但可能不再有體力翻回圍牆內的森林棲息。
此外,原本在到海側有濃密的濱海灌叢可供回遷的母蟹休息甚至做為永久棲地,但因為灌叢消失、森林邊緣築圍牆、牆角與路面都是水泥材質,在日間陽光曝曬下,很容易使母蟹迅速脫水死亡;李政璋補充,濱海灌叢也有多種特稀有植物分布,如目前最受關注的椴葉野桐,呼籲鄉公所盤點受害動植物,與專家研擬補救措施。
牡丹鄉公所表示,該保護的動植物都在保留區裡面獲得保護,也是保留區設置目的,工程主要是讓道路平整免於泥濘,還能固定周邊流失的泥沙,而道路旁邊的椰子樹林,都是人工種植經營,靠海側也刻意沒有施作人工構造物,未來會再計劃復育原生植物,彌補施工所造成的影響。
屏東環境保護聯盟律師張怡則認為,依據「公共工程生態檢核注意事項」,這個案件經費全數來自原民會,應進行生態檢核,該處本是泥土路無任何構造,並且位於生態敏感區,有陸蟹等重大環境保育議題,依法應該進行生態檢核,原民會跟鄉公所未依法進行,導致生態敏感區破壞,非常不應該。
資料來源:自由時報